南海北漠:南北朝史诗石勒马武最新完结小说推荐_最新更新小说南海北漠:南北朝史诗(石勒马武)
  • 南海北漠:南北朝史诗石勒马武最新完结小说推荐_最新更新小说南海北漠:南北朝史诗(石勒马武)
  • 分类: 军事历史
  • 作者:啸台
  • 更新:2025-07-08 09:25:15
阅读全本
军事历史《南海北漠:南北朝史诗》是大神“啸台”的代表作,石勒马武是书中的主角。精彩章节概述:我认为南北朝的故事远比冰与火之歌精彩,准备用冰与火之歌的写法,以多重视角展现胡汉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宏大历史画卷。从个人命运折射时代变迁,用现代叙事技法重构古典史诗。

《南海北漠:南北朝史诗石勒马武最新完结小说推荐_最新更新小说南海北漠:南北朝史诗(石勒马武)》精彩片段

次日清晨,石勒就在西市摆开了摊子。

西市与他想象中的不太一样。

这里确实是胡商聚集的地方,但绝不是什么偏僻角落。

相反,这里可能是整个洛阳最热闹的地方之一。

各种肤色、各种装束的商人在这里叫卖着来自天南海北的货物,空气中弥漫着胡椒、肉桂、檀香混合的浓郁香味。

石勒选了一个靠近主道的位置,将三匹羯族良马拴在一旁,把毛毡、铁器摆在毡毯上。

那件祆教圣火器皿他小心地用丝绸包着,准备等会儿送到附近的祆教火庙去。

"小伙子,生意怎么样?

"一个声音用流利的汉语问道。

石勒抬头,看到一个年近五十的汉人,穿着灰色布袍,留着短须,面容和善。

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剃光的头顶——这是个佛僧。

"师父好。

"石勒赶紧起身行礼。

在草原上他见过不少佛僧,知道这些人通常都很有学问。

"免礼免礼。

"僧人摆摆手,"贫僧法慧,在附近的白马寺挂单。

看你是新来的吧?

""是的,师父。

我叫石勒,羯族人,刚从并州来。

"石勒老实回答。

法慧点点头,用流利的羯语说道:"欢迎来到洛阳。

"然后又换回汉语,"我在西域游学时学过一些胡语,知道你们初来乍到不容易。

"石勒心中一暖。

自从进城以来,这是第一个对他真正和善的汉人。

"师父,我有件圣火器皿想供奉给火庙,您知道在哪里吗?

"石勒问道。

"就在那边转角处。

"法慧指了个方向,"阿胡拉祭司是个好人,你去找他就行。

不过..."他压低声音,"最近朝中对胡人宗教管得严,你们要小心些。

"还没等石勒细问,一个粗大的嗓门就打断了他们的对话。

"哎呀,法慧师父又在这里传教呢!

"说话的是个五十多岁的汉人,身材矮胖,穿着商人常见的绸袍,但布料明显不是什么好货。

他笑眯眯地走过来,目光却在石勒的货物上打转。

"李老板客气了。

"法慧点点头,"石勒,这位是李德明,在这一带做小买卖多年了。

"李德明热情地拱手:"哎呀,又来了新朋友!

羯族的吧?

看这体格,一看就是好汉!

"石勒也拱手回礼,但总觉得这个李德明笑得有些假。

"看看这马,真是好马!

"李德明围着石勒的马匹转了一圈,"毛色纯正,骨架结实,这样的马在洛阳可值钱了。

怎么卖?

""一匹八十钱。

"石勒报价。

"八十钱?

"李德明吓了一跳,"兄弟,你这是抢钱啊!

我在马市看过,最好的马也就五六十钱。

""我这是羯族马,耐力强,适合长途。

"石勒耐心解释。

"耐力强是强,但在洛阳谁要跑长途啊?

"李德明摇摇头,"这样吧,看在法慧师父的面子上,我给你六十钱一匹,怎么样?

"石勒皱了皱眉头。

六十钱确实太低了,这样根本没什么利润。

"算了算了,我再看看。

"李德明见石勒不说话,摆摆手准备离开,"胡人的东西还是太贵,我们小老百姓买不起。

""李老板,何必如此。

"法慧劝道,"人家远道而来不容易,你也要体谅体谅。

"就在这时,一个穿着华贵的年轻汉人走了过来。

他大约二十多岁,身着锦袍,腰配玉带,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公子。

身后跟着两个仆人。

"这马不错。

"年轻人走到石勒的马前,仔细端详,"确实是好马,我要了。

""公子好眼光!

"石勒心中一喜,"这马...""六十钱一匹,我全要了。

"年轻人打断了石勒的话。

石勒愣了一下。

怎么又是六十钱?

"公子,我刚才报价是八十钱。

"石勒说道。

年轻人冷冷地看了他一眼:"我刚才听到了,李老板说六十钱,你没有反对。

这就是市价。

"石勒看向李德明,发现这家伙正冲着年轻人使眼色。

他明白了,这是串通好的。

"公子,六十钱确实太低了..."石勒还想争取。

"怎么,嫌少?

"年轻人不耐烦了,"我买你的马是看得起你。

不卖的话,信不信我让衙门的人来查查你们的货物来路?

"这话带着明显的威胁。

石勒握了握拳头,但最终还是松开了。

"卖。

"他一个字一个字地说道。

交易完成后,年轻人带着马匹和仆人扬长而去,临走时还轻蔑地看了石勒一眼。

李德明嘿嘿笑着凑过来:"兄弟别生气,做生意嘛,总有赚有亏。

这样吧,你这些毛毡我也要一些,二十钱一包,怎么样?

"石勒的毛毡成本都不止二十钱。

他看着李德明那张假笑的脸,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欺行霸市。

"不卖。

"石勒冷冷地说。

"哎呀,别这么倔嘛。

"李德明还想说什么,但被法慧拉住了。

"李老板,差不多得了。

"法慧的语气有些严厉。

李德明见状,只好悻悻地离开了。

"石勒,别往心里去。

"法慧安慰道,"洛阳就是这样,强龙压不过地头蛇。

那个年轻人是附近有名的纨绔子弟,连我们寺里都要让他三分。

"石勒点点头,但心情还是很沉重。

就在这时,马武从不远处走了过来,身边还跟着一个戴着粟特帽子的胡人。

"石勒,怎么愁眉苦脸的?

"马武问道。

石勒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。

马武听完,叹了口气。

"我就说过,在洛阳做生意不容易。

"马武拍拍石勒的肩膀,"来,我给你介绍一下,这位是阿萨德,粟特人,在洛阳做生意十几年了。

"阿萨德是个西十多岁的中年人,蓄着浓密的胡须,眼神精明。

他用带着口音的汉语说道:"石勒兄弟,听说了你的事。

这种事我们都遇到过,习惯就好。

""阿萨德兄弟,能给点建议吗?

"石勒虚心请教。

"第一,不要和汉人商贩正面冲突,他们人熟地熟。

第二,要找到自己的客户群体。

第三..."阿萨德压低声音,"要学会给关键人物送礼。

""送礼?

""当然。

衙门里的小吏,市场上的管事,还有那些有势力的商人,都要打点。

不然你永远只能被人欺负。

"阿萨德说道。

石勒若有所思。

看来在洛阳做生意,比在草原上复杂多了。

"对了,"阿萨德突然想起什么,"你们听说了吗?

朝廷里又出事了。

""什么事?

"马武关心地问。

"就是那个刘渊,左贤王刘豹的儿子,又被召见了。

"阿萨德压低声音,"听说是有人告他暗中联络匈奴部落。

"法慧也凑了过来:"刘渊?

那个匈奴王族?

""就是他。

"阿萨德点点头,"说是在洛阳做质子,其实就是人质。

朝廷一有风吹草动,第一个就怀疑他。

"马武叹道:"刘渊也是苦命人啊。

回不了部落,在洛阳又被当贼防着。

听说匈奴诸部都很敬重他,朝廷正是怕这个。

""谁说不是呢。

"阿萨德摇摇头,"我们这些做买卖的胡人还好,大不了回老家。

但他不行,想走也走不了,只能在洛阳受这份罪。

"石勒听着他们的议论,心中对那个从未谋面的刘渊产生了好奇。

一个胡人,能在汉朝廷里做官,那得是什么样的人物?

"他们说刘左贤王学问很好,汉语说得比很多汉人都标准。

"法慧说道,"我听白马寺的方丈说过,他经常到寺里讨论佛法,见解很深刻。

""学问好有什么用?

"阿萨德苦笑,"汉人始终把咱们胡人当外人看。

就像我们做生意一样,永远低人一等。

"这话说得大家都沉默了。

过了一会儿,马武开口道:"算了,咱们管不了朝廷的事。

石勒,下午我带你去其他地方看看,多熟悉熟悉环境。

"石勒点点头,但心中却对刘渊这个人越来越好奇了。

太阳渐渐西斜,西市的人流也慢慢稀少。

石勒收拾着摊子,回想着这一天的经历。

洛阳确实是个充满机会的地方,但对胡人来说,想要在这里立足,显然比想象中要困难得多。

不过他并不气馁。

既然选择了这条路,就要走下去。

而且,至少他现在知道了,在这个陌生的都城里,他并不是完全孤单的。

查看完整章节

同类推荐

猜你喜欢